应宜伦:民营经济促进法助力博泰车联网发展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浪潮中的一名创业者,我亲历了三次创业的起伏,也见证了政策环境对民企发展的深远影响。今年是我创业的第24年,博泰车联网扎根上海16载,从借6万元起步到成为智能汽车赛道的领跑者,我们深知:民企的成长,既需自身硬实力,更离不开制度的‘护航’”。——应臻恺(应宜伦)博泰车联网创始人、董事长
平等与公平 让民企“轻装上阵”
《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平等”、“公平”的表述让我感触尤深。这部法律明确提出“支持民企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这不仅是制度性突破,更是一种信心传递。
去年,博泰车联网牵头国家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项目,成为主承担此类任务的民企之一。这一突破背后,是法律对“能力本位”的肯定。如今,我们参与“两重”、“两新”项目时更有底气,因为政策明确:只要技术过硬,民企同样能站上国家创新的“C位”。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创新生态更优
资金是科技创新的血液。2022年,上海国盛资本向博泰车联网注资3亿元;2024年,7家头部国有银行联合授予博泰车联网19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上海虹口区的支持更具代表性,政府搭建银企对接桥梁,针对企业发展需求推出“质量标准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并为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政银企协同发力,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创新土壤。法案对优化投融资环境的规定,为民企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不确定性,为博泰车联网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拓展和业务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让我们能够大胆地推进各项战略布局。同时,我们计划成立集成电路公司,全力攻克汽车芯片“卡脖子”难题。
知产变资产 筑牢竞争“护城河”
博泰车联网创立之初,营收仅千万时,我们便投入700万元布局知识产权,这一决策曾引发内部争议。但我坚信:对科创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不是“成本”,而是“资本”。如今,博泰车联网累计申请6000余项专利,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超80%,这正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硬通货”。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确惩罚性赔偿制度,让我们吃下“定心丸”。
锚定全球 做智能汽车“中国标杆”
智能汽车是全球化竞争的战场,也是中国高端制造突围的关键。依托《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保障,博泰车联网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布局海外。我们为欧洲豪华品牌定制的智能座舱方案,成功通过中欧“双认证”,让技术出海不再“戴着枷锁跳舞”。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高通等全球伙伴的合作,既坚持自主创新,也拥抱开放生态,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民企发展从“政策暖流”迈入“法治护航”的新阶段。对博泰车联网而言,这不仅是发展的“加速器”,更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底气之源”。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以创新为引擎,以法治为盾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全球智能汽车的新坐标中,书写中国民企的硬核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