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汽车人的“冰与火”
2019/01/25
By 建约车评
7196

2018年,汽车产业波诡云谲,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

车市寒冬、至暗时刻、抱团取暖,成为了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焦虑、迷茫、不安的情绪似乎弥散在各个角落。

这一年,中国高歌猛进了近20年的汽车市场首次迎来负增长,很多经销商苦不堪言,黯然离场,汽车巨头不惜通过裁员来缩紧口袋,抵御风寒,真是一个冷彻骨髓的冬天。

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句很“丧”的话:2018年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一切真的如此不堪吗?

寒冬之际,我们却还看到了另一番无比火热的景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25万辆,傲居世界第一,特斯拉在美国力压奔驰、宝马、奥迪,成为豪华车中最受欢迎的车型,智能汽车纷纷上场,自动驾驶如火如荼,人工智能登上舞台。一股新的力量已然喷薄而出,势不可挡。

冰与火相融,黑暗与光明交汇,让历经百年的汽车产业充满了全新的、无限的可能。

处于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千千万万的汽车从业者经历着什么样的2018,又期待着一个怎样的2019?

我们找到了17位汽车行业的代表,他们之中,有包括何小鹏、余凯、付强等在内的创始人、CEO,也有工作在一线的研发人员、工程师、采购……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和领域,有着不一样的视角和感悟。从他们的每一个字符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处于巨大变革中的汽车行业真实的呼吸和跳动的脉搏……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线从业者们刚刚过去的2018和已经开始的2019。

海洋 质量工程师 从业4年

身为一家汽车巨头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一员,2018年深刻体会到了车市的寒冬。智能网联、新能源、无人驾驶好像和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太多交集。巨头躺着赚钱的时候我还没进来,现在又是这么个不景气的状况,如果不改变的话10年后还是一个质量工程师,未来对于这一身份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和有成就感。这些年来周围的圈子全是些汽车行业的人,感觉太封闭了,决心跳出这个圈子,去找寻真正的自我。汽车行业绝对是大有可为的,但是我在目前的企业看不到希望,希望以后能转到汽车业管理咨询方向。

还有一点感受是,很多新造车势力从研发、销售到售后等方面离客户很近,高管定期安排活动倾听用户的抱怨和诉求。而作为传统车企的一员,做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对领导的胃口,想想断轴事件中车企对客户的态度,感觉我们离客户很远,甚至都不愿意买自家产品匹配的车。过去我们是成功者,现在更需要放下姿态迎接新的消费理念,更新自己的产品逻辑。

无忧猎人 车企电子电气架构工程师 从业8年

2018年对于汽车从业者,尤其是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相关的从业者,是变化巨大的一年,也是飞快成长的一年。我也是其中一员。年初从传统的主机厂离职,跳槽来到一家造车新势力,这一年,做出的牺牲和改变,之前从未想象过。在原公司,有不错的待遇,稳定的社交圈,本来可以舒适享受生活。然而,在新任董事长大刀阔斧的改革下,人员流动加速,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不远千里,从长春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公司以同学相称,沟通简单高效,感觉没有太多适应的过程就已经融入,也重新点燃工作的热情。积极地拥抱改变,否则早晚会被时代改变。2018年,我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一个勇敢的心,以创业者的心态,重新出发。

2019最大的期待就是参与研发的车型大卖!公司能够在Tesla本土落地前,在传统车企还未发力时,占领市场,赢得用户的信赖。这既是公司的愿景,也是一个汽车人的期待,和公司共赢。

XJH 车企产品经理(语音/娱乐系统) 从业8年

2018年,车联网的概念虽然很火,但个人感觉用户的真实需求还没有达到被完全满足的阶段。在汽车应用生态方面,很多BAT的应用产品依然是在重复手机上的形态,将手机APP改装界面后装到车上,产品没有明显的提升,用户体验也不好。

希望在2019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可以找到自己在车联网方面的定位,也呼吁互联网企业能更加开放,包括开放数据、接口和能力。

YS Tier 1战略规划 从业10年以上

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技术方向的大转型,作为在传统整车企业及Tier 1从业多年的我来说,许多专业知识都要从零开始学习,并要不断跟上技术变化的节奏。感到压力,但同时也很兴奋,觉得做汽车行业不再是"很无聊"的事。特别是看到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新产品,三电完全是跨越式创新,感叹距离优秀公司的创新能力和速度差距那样大。

2018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直保持了学习的状态,并且认识了许多行业内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朋友。但也遗憾因为一些个人原因错过了一些更好的发展平台。所以,2019年希望能换一个学习和创新氛围更强、决策与沟通都更加高效的工作环境,不断精进。

大竞 车企采购 从业10年

2018年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突飞猛进了20年的中国汽车销量迎来拐点,从业者首次尝到了“销量下跌”的滋味。这意味着很多:躺着赚钱的终结,紧缩与寒冬的开始,转型、淘汰、并购与重生。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所知道的许多朋友悄悄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调整:许多人从传统的车企去往了造车新势力,更有一些从待遇优渥的传统T1, 去往芯片,无人驾驶、智能车机等科技公司。

行业不断垂直整合,越来越多的研发岗位,为了靠近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全世界最完备的汽车供应链,而出现在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再次全球第一;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幅83%;北京逐渐在替代硅谷,成为汽车智能化的中心;上海的Tesla无敌舰工厂奠基,Elon Musk在台上忍不住扭了起来;深圳的各类消费电子公司,带着刚上拉斯维加斯CES展示的样品,悄悄送去各大车企的研发中心……

改变在默默地发生,看似萧索的2018年,孕育着明天最美好的种子。

回顾我在汽车行业的十年,最初在一家纯外资企业做全球采购,将中国最廉价,最人力密集型的产品卖到海外;随后我参与一家豪华合资工厂的落地,敦促国内供应商沿用国外技术方案,实现本土化供货;2018年,我加入这家造车新势力,以强劲的研发实力,思索汽车为人带来的价值,重构人与车的关系。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向前的十年。哪怕经历波折,也将在所有汽车人的努力下,继续一往无前。

电影《燃点》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创业的初心,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答案,也许是为了扩展人脉、实现财富自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也许是为了追逐梦想、改变命运、改变行业甚至改变世界。”

对于下面的几位汽车行业的创业者,我们并没有问他们的初心是什么,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却正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汽车行业、科技、出行 以及我们的整个世界。

以下是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整车企业

何小鹏 小鹏汽车董事长

2018年,是证实新造车势力能把车造出来、造好,并且能够交付的一年。这一年,小鹏汽车发展的速度很快,无论从团队规模、融资规模,还是生产的情况都很好。我认为2019年造车新势力会有两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分层,最前面的和中间后面的企业拉开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第二个趋势我认为新造车势力2019年必须都出来产品,必须得到市场的检验,做的更慢的企业就没有办法抓住这个时间窗口了。最终,谁能够把品质做好,谁能够克服2019年经济L型的挑战,谁能把真正把科技汽车汽车和传统电动汽车企业这两个层级分开来,才是关键。

对于汽车行业比较深的感触是,整个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这一点和互联网行业很不一样。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汽车行业没有出现“BAT”的原因之一。

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现有的整车企业在创新和自主研发上投入很少,通过供应商来做整车集成、通过4S进行整车销售的方式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差异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特斯拉的差距并不是在逐渐拉近,相反,大部分是越来越远。我对这一点的感觉很强烈。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只有不到2%的用户会买电动汽车,98%的用户更倾向购买智能汽车,所以我相信从2020年底开始,智能汽车会真正开始被用户所接受。

对于补贴退坡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大家回到正常的市场竞争,思考如何真正做出有差异化的车,而不是单纯用价格来进攻市场。

付强 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

过去的2018真的是非常丰硕的一年,感觉像完成了四、五年要去完成的事。爱驰汽车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初创公司最重要的几个阶段。一年中,我们的团队突破千人,总部办公楼在上海杨浦落成。我们建立合理的资金规划,高效推进每个领域的项目速度,脚踏实地把产品和服务做好。在一年的时间里,爱驰汽车申请专利超过300件、嘉定技术中心投入启用、自主研发的MAS平台对全球开放、江西上饶工厂竣工,爱驰U5实现首发,这些都让我感觉2018年过得很充实,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我认为2019年新能源车虽然面临很大挑战,但整体智能电动车市场还是不错的,友商们在发力市场的多种举措和发展阶段的市场反馈对于爱驰来说也可以引以为鉴,让我们以更神圣、谨慎的态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也是爱驰作为后来者的一个优势。

2019年将是新势力造车第一个有完整业绩的年度,希望所有友商都有尚佳表现,作为拥抱新四化时代的行业先行者,我们需要友商们的共同进步来驱动产业,打开市场。2019年,也希望新势力和传统汽车行业能有更深入更好的合作,共同抵御车市寒冬。同时,我也希望大经济环境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有比较好的转化,国家对爱驰汽车这样积极响应节能创新号召,身体力行的实干派企业能给与更多关注和认可。

自动驾驶

余凯 地平线创始人、CEO

我们一直在做时间的朋友,选择做智能驾驶芯片,是硬科技的创新,更是长跑道的创新,每一代芯片从设计到量产装车,都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因此,我们要怀着十年小成,二十年大成的心态,去攀登自动驾驶业界的珠穆朗玛。2019年,地平线的L4级自动驾驶视觉感知产品Matrix向商业化迈出了坚实一步,赢得美国顶级Robotaxi公司订单,部署了上百辆自动驾驶汽车。

2019年,我们希望整个自动驾驶行业将进一步回归理性,向商业化落地推进,地平线也将推出自己的第二代自动驾驶芯片,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将以敬畏之心,在逆境中前行,牢记地平线的使命,赋能万物,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安全,更美好。

吴甘沙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

2018年最深的体会是,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正确的道路一定是少有人走的、不被主流舆论看好的,但市场一定有纠错机制,我们内部叫犯其至难而图其致远。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刻下了属于驭势的足迹,创造了多个业内“首例”。

我认为,2019年自动驾驶在方法上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大家需要做的是不断打磨细节。期待突破是在某些场景中真正把车上的安全员拿掉,对于这一点我们是有信心的。

2019年,自动驾驶行业会有交作业的焦虑,我们需要立足于规模化交付,装车量要比2018年提升10倍,才能为2020年之后的量产打下坚实基础。

李一帆 禾赛科技创始人、CEO

2018年是潮水退却,在2017年demo热过后,全球自动驾驶顶级玩家真正秀肌肉拼硬实力的一年。大家不再满足于几辆车“demo”的喝彩,2018的关键词是“上量”。除了Waymo一骑绝尘外,各个场景的顶级玩家都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并且开始一定程度的常态化运营。从美国Lyft/Aptiv在硅谷和拉斯维加斯的无人出租车,到drive.ai在德州的无人班车,到Nuro在亚利桑那的无人送货车,再到TuSimple在圣地亚哥的无人运货卡车,这些已经攻克了关键技术的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在通过批量化常态化的运营开始了大量的数据积累和终端产品的打磨,让无人驾驶的未来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2018年,最让我们骄傲的,是禾赛作为一个100%的中国品牌,在全球自动驾驶的大舞台获得了诸多美国欧洲和世界各地玩家的信任。

2019年,将会是固态激光雷达的元年,军备竞赛也将进一步升级,禾赛的固态产品会和全球顶尖的激光雷达固态产品正面竞争,而更多的自动驾驶公司也会实现从数十到数百辆车的常态化运营,这会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真正考验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硬实力的一年。我们拭目以待。

车联网

应宜伦 博泰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如果说2010年是车联网元年的话,那么2018年就是车联网爆发的一年,汽车,零部件,互联网,金融保险,零售,能源,通讯等行业都纷纷重资本大资源投入这个行业。车企纷纷提出了2020年100%联网的目标;很多互联网企业甚至将车联网赋予了比无人驾驶更重要的位置。2018年,博泰知识产权数量从2017年1600项增加到2650项,同时业获得了四个百万级车企的规模化车联网业务,2019年收入较之2018年增长400%。

回顾2018年,感觉这个行业还有些浮躁与不踏实,这种风气对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整体感觉培养人的少,挖别人现成的多;真正创新的少,抄袭甚至偷窃的多;深入研究的少,忽悠炒作的多;看用户体验的少,唯品牌的多;真正专家少,东郭先生多;规范竞争的少,诋毁谣言的多;商业诚信的少,小团队运作的多等等,这个行业目前中国很可能有点时间节点上的领先,但如果整个行业从车企,互联网,技术供应商的风气不能真正改变到立足长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做各自的事业的话,未来挑战还是很大的。

目前在车联网领域,很多行业人士还是停留在几年前,虽然说的是未来的故事,但是做的的事情是几年前的事,然而,技术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不能踩到真正可以落地的量产节点上,几年时间就被浪费了。2019年,我认为真正有远见的车企会发展起来,没有远见的车企可能会白白浪费几年的时间,而这几年时间可能就会决定胜负。

2019年经济情况会比想象的差,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尤其对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坚持打造行业的极致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同时创新商业模式,加大核心技术车联网的投入与基于软件与数据的新零售,新金融,新服务,新出行及用户价值重塑这几个车联网商业模式方面的创造。

考拉FM 创始人兼CEO 俞清木

回顾2018,对考拉FM|听伴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考拉FM品牌升级到听伴的重要转折年。这一年,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公司团队的“聚合力”越发强劲,整个团队对车联网、车载音频和相关商业模式的认识更加清晰,理解更加深刻,团队在思想上保持了高度一致。

2019年,对整个车联网行业来说,依然是机遇挑战并存的一年。一方面,车联网迎来了诸多利好信息,但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路径与节奏、分工与合作的理解,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整个行业尚处于一个混沌状态。如何在这个混沌状态中,提升自身价值,这是2019年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尝试的核心关键。另一方面,随着手机端红利的结束,产业互联网成为互联网行业下半场也逐渐成为共识,车载音频领域的参与者也逐渐增多,这是车联网加速发展的信号,考拉FM|听伴最早专注于此,也希望与同行共同将这个领域共同做好、做大。

新能源产业链

邹润芳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2018年新能源车在补贴换挡、车的销量低开高走的背景下行情经历了一波大的起伏。

整体而言,方向不变,纯电动的方向正在向着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德系、日系、美系车企纷纷加入。市场的波动主要来自于部分人对补贴的“政策依赖”,以及一些媒体对技术路线方向宣传的扰动。

中央政策引导方向明确,市场中宁德时代的横空出世,特斯拉的中国建厂,外资电池企业和外资车企正在大力布局中国,这些会带来电池和车成本的下降,从而带来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正在超预期。

新能源车产业链是个十年的大机会,所有参与其中的公司都将显著获得成长,也包括你我他!

程存通 Airguide爱航(新加坡)公司 执行董事

2018年感受到最大的欣喜之处是中国的矿企对于钴、锂和镍为代表的电池金属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有意愿参与到一些项目投产之前的工作中,比如刚果(金)以及澳大利亚和印尼等国的新项目都有中资的身影。

而新能源产业链里的原本的下游比如锂盐加工企业、材料企业及电池制造企业则开始勇敢地积极探索上游资源,甚至诞生了CATL跟格林美以及青山集团组团开发印尼镍资源的经典之作。这样的操作对于锁定战略性的供应提供了保障。希望我们这样的案例多多益善。

在日韩系以及欧美车企反应过来之前,也同时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上,尽可能掌握更多好的资源。另外,说到一些个人的感悟,可能有些朋友也知道我们是AVZ(刚果金的锂矿企业)的顾问,我们去年在刚果金工作考察的时候,从卢本巴希出发坐小飞机亲临Manono矿区的上空, 我是十分感动的,曾经在相关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上无数次提到的扎伊尔Manono-Kitotolo锂锡矿就展现在眼前,不仅亲身感恩大自然恩赐,也热切期许中资能早日斩获这样的好资源。

我和Airguide团队一直在做新能源的上游资源的投研和运作的工作,所以在2019年,我们的愿景还是一如既往地通过努力工作嫁接海外好的新能源上游资源给我国的产业提供帮助。我希望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永远走在日韩欧美前面,就必然需要掌握矿产源头,这也是我一直坚守的初衷。在刚果金工作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很多在那边以及非洲工作的国人同胞,很感动也很钦佩,也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力量和对非洲人民的援助产生的互利效应。刚果金大选也刚尘埃落定,相信今后会诞生更多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会。

刘桥 广东迈纳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过去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一个显著的变化,工信公告目录乘用车长续航里程高端化趋势明显加剧,但基于2019年补贴退坡,新建动力电池产能取消300Wh/kg 能量密度技术指标要求,对电池/材料企业产生显著影响,高镍产业化在电池头部企业与剩余厂家的技术差距会进一步加大,高镍应用技术优势,高端产能优势将是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一年,整个产业经历严酷的资本寒冬,对技术型企业来说,无疑会带来巨大的融资压力。但迈纳最大的成就感是吸纳了日本、德国和国内行业第一梯队的人才加入。

展望2019年,希望中国国内在高镍材料技术,高镍化电芯应用(圆柱、方形、软包)上能有大的进步,缩小与日韩头部企业的差距。也期望我们国内的正极材料企业能够和车企,以及有能力应用高镍材料的电芯厂家,一起协同开发紧密合作,在高端乘用车上率先应用。电池材料乃至电池的高端化如果没有产业链协同,可以说很难追得上日韩头部企业的水平。 高镍前驱体(动力)+高镍材料(NCM/NCA)+电芯厂家+中高端车企公司的产业链协同,才能创造出更富有竞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王文涛 上海千钴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钴价与下游动力电池的成本息息相关,从钴基本面看,2018年全球消费量在13万吨左右,产量超过14.5万吨,过剩不到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和5G手机的推广应用以及未来十年钴消费的持续增长,按照年复合增长率8%计算,2019年消费量在14万吨左右,刚果新增产量预计在3万吨左右,预计2019年全球钴过剩4万吨。

海外价格还在加速下跌,短期还看不到止跌迹象,国内无锡盘钴价指数技术上在走第五浪下跌,五浪结构走完之后,预计会有ABC3浪反弹,然后价格在进入漫长的寻底过程。

综上,我认为钴价格短期还会继续下行,在25万附近有强支撑,尽管基本面偏空,但钴的价格从接近70万跌到目前30万不到,空头的力量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预计短期的底部在25-28万之间,然后会迎来一波阶段性反弹,反弹结束以后钴价会进入漫长的寻底过程,下一波趋势性上涨预计在2020年以后钴的供需基本达到或者接近平衡,才会迎来新的趋势做多机会。

陈志鹏 深圳市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CEO

2018年电动车对于大众已经并不陌生了,无论是未来对汽车智能化需求,还是从能源再生角度,新能源汽车都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是对于新能源电动车其实大家意识里还存在一些疑虑,其中有一个比较普遍担忧就是未来退役锂电池污染问题。国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力度明显在增强,所以锂电池回收与无害处理也是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节。恒创睿能在惠州投产的锂电池处理基地已经成功运营,证明了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这几年应用到电动车上锂电池体量是前空的,解决锂电池回收处理的问题还需要全行业群策群力。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通过我们与其他同行共同的努力,未来能真正打消公众意识里锂电池污染的问题,让新能源成为真正的清洁能源,让资源可以循环再生。

2018,是最差的吗?

对于拥抱变化的人不是、对于认真做事的人不是,对于信奉科技的人不是。

2019,会更好吗?

这17位汽车行业的从业者们,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属于汽车人的2019年。

业务联系

填写此表格即表示您同意博泰就此咨询与您取得联系。

业务合作描述


通过提交此表格,表示您同意博泰根据博泰隐私声明,
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同时表示您同意博泰就此咨询与您取得联系。

联系我们 了解详细
选择语言
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