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汽车智能互联十大趋势!
2016/02/22
BY PATEO
10935

在众多行业人眼中,在经历质疑、争论、启蒙、跟风、试错等一系列铺垫和积累之后,2016年被视为中国汽车智能互联发展的新元年,包括产品形态、商业模式、产业趋势在内的诸多方面,都将进入实质发展阶段,由概念走向落地。

  脚步提速。越来越多的车辆将实时联网,获取在线服务,贡献数据内容,并享受大数据产生的衍生价值;以共同利益和彼此理解为前提,汽车与互联网产业间会找到跨界协同的基础。

  洗牌加剧。车联网应用和服务将趋于用户需求导向,逐渐淘汰鸡肋,大到主机厂前装、小到智能硬件创业;首批互联网造车团队将走完第一个生命周期,过则生,不过则死,剩者为王。

  巨变来临之际,车云菌拜访行业众多权威人士,总结出2016中国汽车智能互联十大趋势,谨做预测。

  十大趋势

  1、行业生态加速整合

  包括车企、互联网公司在内的产业链各方,对跨界合作、融合的态度将更加积极。对于过去相对保守的汽车厂家来说,加速与互联网应用、金融、保险、二手车、各类比价服务商、甚至认证后的线下服务商合作,已经可以实际帮助其利益共赢。

  2、数据开放性增强

  数据开放是车联网衍生出有价值商业模式的基础,目前来看,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对数据的一向持开放态度,而原本被认为对数据开放保守的车企,在不泄密、不危害车辆安全的大前提下,如果能找到挖掘数据的良性模式,对数据的态度也将走向开放。

  3、新商业模式涌现

  随着应用增加、用户累积,智能互联产品的商业模式均会有所变革,甚至会出现免费模式。具体来说,前装领域硬件、软件、服务供应商免费将产品提供给车企,车企用开放数据回报;后装领域硬件低于成本销售,以求更多规模的获得用户、产生数据将是大概率事件。

  4、第二代车联网开启

  如果将导航,呼叫中心等产品称为第一代车联网,那么基于主动安全,摄像头,雷达,控制,感应等紧耦合的第二代车联网产品将加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车联网产品的过度过程中,过去一些不符合用户车内使用习惯的鸡肋功能将被逐渐淘汰。

  5、本土化发展与合作

  合资品牌,豪华品牌更加趋向与本土车联网企业紧密合作,并开始单独考虑中国市场的产品导向。例如,国外车厂在寻求TSP供应商时,会更倾向于国内符合标准的相关供应商,以便整体产品应用及服务更适应中国用户使用习惯。

  6、TSP基础架构重建

  车厂车联网服务从原来单一的自建方式逐步转变为车厂自有平台+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架构。某种角度理解,TSP基础架构的改变,是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改变、数据的开放性增强、商业模式价值衍生后,技术需求上的必然结果。

  7、智能硬件逐步成熟

  随着BAT等大金主的加入,智能硬件的用户购买成本将被进一步分摊,产品体验将得到优化,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品类会进入主机厂体系。另一方面,后装智能硬件有前装产品所没有的覆盖率优势,因此各方均会逐步将产品做精,以求更广的覆盖用户,获得数据。

  8、用户需求进一步唤醒

  一方面,随着前期市场教育工作的普及和产品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对智能互联产品产生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前装与后装的智能互联产品逐渐由青涩走向成熟,用户需求将和产品力的增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9、互联网造车面临洗牌

  首批互联网造车团队将走完第一个生命周期,过则生,不过则死,只有拥有更多资金和资源的团队才能获得生存。目前来看,资金和人才、研发、制造均强相关,而在企业发展前期订单量低的情况下,资源则直接决定供应链各方的合作态度。

  10、国家政策及战略支持

  政策支持将包括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目前,除了车载信息服务产业联盟(TIAA)在积极推进车联网相关标准出台外,从国家的层面看,交通运输部正在着手制定相关的标准,工信部也计划要推出车联网的发展规划。

  车云小结:

  2016年,注定是中国智能互联汽车迈向实质化的一年,由下至上、由表及里。我们希望并相信,不断落地的变化会打破枷锁、重构生态、衍生价值。我们,有幸站在这巨变的时代边,相依而行。十大趋势背后,答案若隐若现又扑朔迷离。答案背后的巨变,就在当下。

  (来源:车云网 作者:任海宁)

  相关阅读:

  智能化、互联化颠覆传统汽车行业发展

  对于智能汽车的理解,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首先,智能汽车就是用标准的集齐用户体验的汽车。汽车和手机一样,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比如在Nokia时代,手机从Nokia到iphone,涵盖各个价格段,汽车也是从一般的车到1000万的迈巴赫价格不等。面向包含商务人士、女士等各种不同人群,集齐用户体验。

  其次,智能汽车一定是与新能源相结合,也有互联发展的趋势。从本身的定义来说,智能汽车就是四个轮子的电脑,不是简单的电脑,也有三万多个零件组成的,也是一个抽象的感觉。智能汽车在很多方面与传统汽车相区别开来,对产品重新进行定义。未来智能汽车作为重要的智能终端,与通讯、云端、计算能力、感应器等相关,与智能手机相比包含的数量更多,智能化趋势更加明显。

  再次,智能汽车对加油、充电、保险、维修、保养、代价等相关的服务通过智能化联网后,会产生核心的价值链的变化,重新定义了汽车的使用价值。比如,未来充电可通过分时电价,维修可在线进行、用户不用到4S店,保险报价可以有所区分,意味着汽车将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价值。而从物联网角度,智能汽车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因为智能汽车是一个超级计算中心的移动化,包含无人驾驶、主动安全、更高的计算能力。智能汽车让驾驶更人性化,同时也会有效降低交通死亡率,增加了安全性。

  此外,智能汽车在用户体验上会有颠覆性,比如特斯拉的屏幕是17寸,有的车可能在中控屏幕上做到了40寸,甚至有语音交互的功能,未来也会有瞳膜识别、手势识别、酒精感应等功能,相当于车本身具备了更多感应和触觉。在驾驶上,智能汽车在路况识别上更加智能,相当于与人身有了交互和延伸。通过大数据的挖掘,也可以让不同车主从喜好、生活方式上寻求到各种共同之处。

  智能汽车共享O2O生活方式

  在今年的国际电子消费展(CES)上,智能汽车备受关注。可以说既有概念车,也有量产车,就连相对保守的大众也参与到CES里。从09年开始做车联网,到现在,新能源与智能化已经是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就像iphone重新定义手机一样,智能汽车也重新定义了汽车的概念。

  个人对智能汽车发展的前景看好,这种智能的空间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将十分深远。智能汽车的普及化将会加强驾驭体验,避免事故实现零伤亡,人们在汽车上能够互通互联,会有更多O2O的生活方式。

  自动驾驶面临法律道德限定

  自动驾驶技术在目前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方向。谷歌、奔驰、特斯拉都在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开发。事实上,一些场景类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逐步实现,比如高速的跟车超车、自动入库等,有些技术在2017或2018年都能够实现了量产。

  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要基于很强的图像识别技术,涉及到图像的算法,技术还需更加成熟。这里面的难度,是对各个国家的交通法律与驾驶习惯的适应,还有就是驾驶方面涉及到的伦理问题。比如你开车需要紧急避让,前方两侧都是骑摩托车的,左边戴了头盔,右边没带头盔,你只能选择一方,戴头盔的话即使发生碰撞也会降低损失,与没戴头盔的人发生碰撞可能对方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这种选择就是一个会遇到的伦理问题。此外,中国交通状况的复杂性,也让无人驾驶会面临更多路况问题;而货车、摩托车尾车无标示,不利于无人驾驶的图像识别,这种还需要逐步解决。

  可以说,半自动驾驶功能更容易实现,两三年内就可以看到,而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还需十五年左右才能解决。无人驾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有车道的无人驾驶,我们已经研发了五年;还有就是更加精确的无人驾驶技术,结合图像算法还要做的更精准。

  产业互联网发展不容忽视

  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中国汽车要超越西方国家已经掌控的这种成熟技术,难度还是比较大,但是互联网给我们一种扁平化、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想要介入,事实上,产业互联网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浪潮。

  据了解,乐视会有合资公司成立。可以看到,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相融合的,要基于传统汽车的动力总成、驾控设置,还要进一步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新能源电池技术、互联网技术,还有柔性电商的加入。智能汽车未来选择面将非常广,包含芯片科学、感应科学都会相结合,吸收的内容会更加丰富。

  从中国的实际市场需求来看,智能化是用户需要的,而新能源并非像美国那样急需。我们发现,传统汽车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每天都是两三个小时,并不长。但如果像Uber一样,用互联网的思维把汽车与共享模式放在一起,做到用互联网的方式驾车,就能有效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这种概念就是我们不需要个人拥有一辆私人轿车,在使用时可以专门用这种共享模式,只需缴纳必要的租金。这种模式已经在美国市场得到了认可。

  所以说,互联化、智能化能够为汽车创造更多的商业模式,个人不必拥有私家车,但是却可以拥有相应的驾驭体验与服务。

(来源:新华汽车 作者:应宜伦,博泰集团、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采访整理:杜萍萍)

http://auto.sohu.com/20160222/n438155684.shtml

业务联系

填写此表格即表示您同意博泰就此咨询与您取得联系。

业务合作描述


通过提交此表格,表示您同意博泰根据博泰隐私声明,
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同时表示您同意博泰就此咨询与您取得联系。

联系我们 了解详细
选择语言
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